微告趨勢
品牌如何跨越「趨勢焦慮」迎接年末購物季?
品牌如何跨越「趨勢焦慮」迎接年末購物季?
大家好,我是在日商台灣微告的狸狸安,初次發文,接下來會透過這個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些行銷、電商趨勢、日本文化生活等各種大小事,請多多指教。
最近天氣漸涼,時序進入秋天,再過不久 2023 年就要結束了,通常到了這時節,就會開始忙各種購物季,一路延伸至聖誕節、跨年到農曆年,今年也被問到蠻多電商方面與 AI 人工智慧、ESG 永續發展的議題,透過這篇跟各位分享我的觀察,以及提供一些想法給大家。

消費者「走出戶外」 線上、線下界線模糊

 

近年因疫情的關係,人們已經很「習慣」宅在家網購了,觀察全球電商趨勢發現,疫情期間電商銷售率確實大幅上漲,原本全球預期 2023 年可能會讓電商銷售持續上漲,因為過往人們新的購物「習慣」已被養成,但觀察台灣電商市場,銷售數字反而下滑約 2-3 成,大品牌可能感受不深,但中小企業就比較有感。以我某一客戶為例,該客戶是美容醫學產業,他們的其中一個保養品原於網路熱銷,後來今年反而實體販售表現更好。

 

前陣子有客戶問:「這時候該做線上還是實體銷售好?」觀察今年局勢,大家反而在脫下口罩後,很積極的參與各種實體活動,我相信這種轉變是「全台有感」,所以線上、線下可以同步兼顧,疫情期間消費者培養的習慣已養成,但人們最終還是渴望走出家門!透過網路購物可說是疫情時不得不為之的方法,當有了選擇,人們生活還是會回到常規。其實,現在也有不少線下實體店「電商化」,像是疫情期間開始轉型的實體藥妝店或餐飲店等,總之,由於線上、線下的界線逐漸模糊,品牌反而在抓明年行銷預算時,可做比例上的分配,非只是單一方的投資

 

AI 與 ESG 討論度高,品牌參與度低?
 

如果你是一家企業員工,你很可能聽到老闆提到,今年 AI 很熱門,公司也希望可以跟進或運用人工智慧改善些什麼,但最終會卡在預算或需求度不高而作罷或持續觀望,我今年也嘗試透過使用 AI 做了電商社群投放,實際測試後仍發現,無法跟人為操作般精確。當然,若是資源更多的大型品牌,對 AI 的佈局有機會更加完善,中、小型品牌若想接觸 AI,也許可先從第三方 AI 平台開始嘗試使用(例如:LINE OA,現在也結合部分AI機能),再評估品牌是否合適跟進。 

 

除了 AI 話題造成熱議以外,ESG 「永續發展」也是今年發展的趨勢,今年各界「生態覺醒」,包含連國慶日的宣傳也強調「堅韌永續」,以目前觀察到的現況,因大家都在討論這兩個議題,難免造成一些「趨勢焦慮」,多半中、小企業想執行卻不知如何落實,從商業考量上,仍得思考永續與消費者的關係,根據一些調查發現,永續確實會影響到消費者購買意願,但不是絕對的影響,有些消費者最終仍會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關於永續,消費者更重視的是自己「生活上的永續」,非單一產品的消費。

 

進入購物季 品牌需思考的 2 個問題

 

第一,消費者體驗流程是否順暢,這是萬年不變且需長期觀察、調整與落實的工作,並非「一次性」的優化,我認為簡化複雜購物流程已是目前電商最基本需必備的條件,尤其現在人們品牌選擇很多,碰到品牌購物體驗流程不佳,蠻容易失去耐心的,如果他牌的同質商品購物流程又非常的人性化,人們最終可能考慮他牌,這樣真的很可惜!

 

第二,折扣及贈品搭配是否合適,購物季的焦點該放在哪,其實只要思考當自己身為消費者,面對購物季、週年慶的想法就可得知一二,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會在這期間於各大平台找最好的折扣及贈品搭配,我甚至會一次買好半年份「必需品」,有一些產品因品牌經營上的考量,不見得會給出折扣,雖然給予折扣不是品牌必然的執行,但若有給出好折扣,誘發消費者的「大量性」購買,勢必有機會衝高單次收入,如折扣搭配贈品,也需好好檢視贈品價值,如今消費者很聰明,有時贈品過於廉價也會影響購買意願。

 

希望這篇分享可以降低大家的「趨勢焦慮」,並在接下來的購物季找到合適的定位,之後也會陸續跟各位分享不同主題的文章!

 

立即下載「MicroAd 2022 全年 Facebook 廣告成效指標白皮書 」,掌握數位媒體投資趨勢:
*為必填欄位
發布:台灣微告

發布:台灣微告

歡迎隨時來信詢問~ E-mail: taiwan-info@microad.co.jp

BACK TO LIST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