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台灣微告
歡迎隨時來信詢問~ E-mail: taiwan-info@microad.co.jp
01| 虛實融合的網紅勢力 顛覆傳統行銷模式
隨著元宇宙概念興起及科技趨勢發展,Virtual Human 不再只是單純的娛樂角色,而是成為了新一代網紅,在美國,有將近 58% 的人至少關注一位虛擬網紅,「虛擬網紅」已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VirtualHumans.org 創始人 Christopher Travers 說過:「虛擬網紅雖然是假的,卻更具有商業發展潛力。」他們不僅在性格和行為 100% 可控,且可以在 YouTube、Instagram、TikTok 等不同平台看到他們,最重要的是,他們永遠不會衰老或死亡。除了這些特點,他們更可以輕鬆觸及新科技使用者族群,例如韓國保險公司新韓生命(Shinhan Life)為了更貼近年輕族群,大膽選用了韓國第一位虛擬網紅 Rozy 擔綱廣告主角,在影片中大秀舞技,YouTube 發佈短短 20 天就累積 1,000 萬次觀看。
由此可知,虛擬網紅逐漸翻轉了社交媒體和數位娛樂市場,根據 HypeAuditor 的調查結果,虛擬網紅的平均貼文互動率是真實網紅的 3 倍,因為可以呈現更多樣化、有趣且吸引人的內容,且針對 Z 世代粉絲族群具有更高的黏著度,虛擬網紅創造出一個創新的行銷模式,使得品牌和企業開始利用虛擬網紅作為代言人,透過虛擬角色展示和推廣產品和服務,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注意。
資料來源|
https://influencermarketinghub.com/virtual-influencers/
https://www.virtualhumans.org/article/vtubers-a-new-category-on-virtualhumans-org
https://kanto.com.ph/objects/sidus-studio-x/
02|打造專屬 VTuber 強化品牌與大眾的連結
虛擬網紅與真人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其中的關鍵在於他們往往會設計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讓粉絲融入其中並接受他們的人物設定,形成一種是在追隨 AI 機器人、熱愛環保的可愛女生,或外星人的迷幻錯覺。當所有人都在尋求與傳統名人或創作者不同的內容,品牌又該如何在行銷時運用 VTuber 的優勢,打造更大的商機與更有趣的行銷策略呢?
為了提升年輕世代互動體驗,中華電信推出「虛擬代言人璐米娜 Lumina 」,期盼能讓品牌更加年輕化,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有著美少女外型的 Lumina 擅長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於 YouTube 及 Instagram 上傳達中華電信的新產品、新服務資訊,透過與粉絲的互動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成為推廣品牌形象的好幫手。
此外在新門市開幕時,Lumina 也扮演體驗大使的身分,用影片快速讓觀眾了解新門市內各個區域的設計與特色,並親自示範如何在門市內進行「用戶體驗」。同時也設置「Lumina 互動導覽區」,透過虛實整合讓大眾實際與 VTuber 進行互動,強化 VTuber 與大眾的連結。
資料來源|
https://www.stryvemarketing.com/blog/virtual-influencers/
https://hypeauditor.com/blog/the-top-virtual-instagram-influencers-in-2022/
03|提供創建虛擬IP服務 真實傳遞品牌訊息
在 AI 浪潮的推動下,虛擬網紅能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的關注,但製作團隊是否能持續投資虛擬 IP 的發展,以及該「網紅」能否與粉絲建立起長期的互動關係,建立穩定的商業模式,是虛擬網紅的主要課題。儘管如此,在媒體碎片化的環境,品牌要接觸精準受眾愈加困難的狀況之下,虛擬網紅 Lil Miquela 的成功無疑成為一個領航者。近年,越來越多廣告公司開始提供創建虛擬網紅的服務,運用先進的 AI 技術打造出獨特且引人注目的虛擬角色,並根據品牌需求和定位,設計出符合目標受眾喜好和價值觀的形象和故事情節,從而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
然而,面對虛擬網紅和數位科技發展的洪流,品牌在使用虛擬網紅時應確保其形象和傳達的訊息與品牌價值觀相符,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失去真實性;同時在這「人人皆網紅」的時代,每位行銷人更應該思辨真實與虛擬的界線,唯有如此,才能在多變而複雜的網路迷霧中,真正把握虛擬網紅帶來的商機,並為品牌的長期發展創造久遠的價值。
資料來源|
https://influencermarketinghub.com/virtual-influencers/
https://www.thedrum.com/news/2023/03/29/will-ai-make-virtual-influencers-influential-again
-
台灣微告趨勢報每月更新兩次,提供日系數位領域資訊及職場成長觀察。